佛学校生活是怎么样的?
我在佛学院上过四年学,在寺里面住了五年多,对于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有一些体验和感受与同修分享。 首先,你要明白到,佛法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佛法来改变我们自己,使我们成为一个更有智慧的人!所以知识和技能只是改变我们的工具而不是目的。
在学习方面,最重要的不是老师教给了我们多少的知识,而在于我们听了以后的体会以及这些知识的落实和运用;也不在于我们考试是否考了一百分,而在于这个分数背后我们所付出的努力、所花费的时间。其实,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自我、净化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所以我们在佛学院的时候,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听经、闻法、思考、忏悔、念佛、拜佛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我们打开心量、拓宽思维、明辨是非、提升能力、积累福报、净化身心……
当然,我们也需要一些必要的工具书和其他的典籍。在佛学院的图书馆里有大量的经书及佛学典籍可供借阅,学院里的师生们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像古代的那些高僧大德那样去“读经千万遍”。因为时代已经不一样了,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有太多的事业要去做。
所以我们并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去重复读同一部经,而是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和理解新知上。 那么,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 要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善根 我们学佛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见,如果我们没有正确的见解,那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盲目的。所以最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没有智慧,还没有学会走就担心学不会跑。
2. 广学多闻,惜福勤奋 佛学院的环境相对封闭,我们很容易产生自满的情绪,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更多机会去接触善知识和善行。所以,我们不仅要珍惜在佛学院的学习时光,而且也要珍惜在其它场合学习的机会。
因为,能够遇到佛法是多么难能可贵啊!我们能够有机会听闻佛法更是不易。要知道,在我们活着的当下,佛法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知识,更应该是一种加持和力量。 而要使这份加持力和信念持续不衰,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佛法。 在佛学院里,我们每天都要早起参加早课,诵念经文。课后还要抽时间阅读经典,做笔记,写论文或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还要坚持做早晚课,以及打扫整理寺院和教室卫生等。
在这些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惜福勤奋。 3. 学修并重,知行合一 在佛学院,我们的学习内容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了实修和践行的内容。
比如在寺院里随众做早晚课,虽然内容仅仅是几章经文的念诵,但却可以培养我们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每天定时的禅坐和诵念真言中增强定力,提高专注力;在每天的劳作(比如打扫、除草、种菜)中,培养我们的感恩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以上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关于佛学院的一些生活,但佛学院的生活远远比这丰富得多。
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