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哪些生物?
这个题目有点大,我答不了,但是我可以给你一些思路。 研究一个物种,一般有4个层次:
第一是描述一个物种是什么(What);第二是描述一个物种是怎么样的(How);第三是描述一个物种在哪里(Where);第四是描述一个物种在干什么(Why)。 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当然是第三和第四层的研究。但对生物学家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和第二层的研究。如果搞不清“是什么”和“怎么样”这些问题,对一个新物种的研究就不算真正的开始。至于最后两个问题“在哪里”和“为什么”,则属于更深层次的问题了。
拿人类来举例,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是人——人的定义是什么,这是第一层面的问题;其次我们才需要考虑,人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些是更高级的问题。 对于生物来说同样如此,搞清楚一个物种的形态、生理特征、生化反应是最基本的,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分析该物种在环境中的位置及其与别的物种的关系——为什么要研究这样一个物种,它是怎么适应环境的。
对于题主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 从动物保护角度来看,需要弄清楚要保护什么——我们要保护白眉猴的哪一部分?是保护其生殖繁衍的能力,还是仅仅保护其在某一地区的数量?如果是繁殖能力的话,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一夫一妻制家庭如何建立?雌雄异形如何交配?卵细胞有多少?精子有多少?生育周期是多少?等等 如果是保护地区数量的话,那么就需要了解它的栖息地是什么?分布区域有多大?种群数量评估有多少? etc 总之,只有把要研究的对象的方方面面都弄清楚了,这个研究才能算真正开始,而只有把这些内容写进论文里,你的文章才有资格发表在SCI上——否则就是科研造假!
2. 从遗传学角度来讲,也是要把遗传图谱绘制出来,基因表达鉴定清楚,然后才能分析该物种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 所以,要研究一个物种,是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的,并不是像题主想象的那样随便抓两只回来就可以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