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d看本科还是硕士成绩?
这个得分学校、分专业,没有一概而论的说法。 我以我申请PhD的经历来简单讲讲这个问题。 一般来讲,美国TOP100的大学录取中国学生的情况大致如此: 这些学校的研究生项目一般是先录GPA高的,录满为止;没名额了,才录GPA相对较低的申请者。但是,请注意!是“一般来说”,是有“除外情况”的——也就是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有一些例外,而恰恰是这些例外,决定了你申请到的PhD到底能给你多大助力(影响录取的因素很多,不仅仅是本科和硕士的GPA)
我所申的Ph.D.项目的录取原则是这样的: 首先,这个项目只招5人(事实上,这个项目的总人数每年约20人左右),因此竞争非常激烈。其次,这个项目是不给RA的,必须自费。考虑到这个项目39万的学费,以及一般美国人每年的生活费大概需要2-4万(视不同城市而定),不申到奖学金的话,申请phd读下来基本上要花费75万人民币左右。 由于这个项目的录取率很低(大约6%),且对申请者相当挑剔(比如要求申请者有很强的定量背景,对统计学、微积分、线性代数等基本科目要有很深的造诣,否则很难入他们的眼),所以在申请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把太多时间浪费在选校上,而是集中精力准备申请材料并投递给理想的学校。当然,在投递材料的时候,我们会优先选择那些对我们学术能力认可度较高的大学(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我们对申请者很挑剔的大学),因为这类大学的录取难度往往很高,所以从理论上讲收到offer的概率也会比较大(尽管我们的目标是Top100的大学)。 在我们集中投递了材料之后不久就收到了一封邮件: 这是一封拒绝信,被拒的理由是我们的PS不够好(确实在写作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在递交材料的当天我们刚刚修改完PS的最后定稿)。不过,我们的申请材料中有一篇长一点的writing sample却意外地被接受了,虽然这个项目最后没有录取我们,但我们收到了另一个offer,只不过不是PHD,而是MSCA(Master of Science in Computer Analysis),这个项目同样不需要提供奖学金,但学制短,只有一年。尽管这个项目的学费比PHD便宜一些,但由于其不提供助学金和RA,综合来看费用还是比较高昂的(大约在50万人民币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