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研究生几年怎么读?

吉晨铭吉晨铭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2019年,我的学生考上了北师大和南师大,我总结了她们两所学校的考试特点,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一、南师大 8月30日发通知书

二、北师大 2019年,北师大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取消了全日制,只招收了40个非全日制的学生。我在北师大辅导过20多个考生,有基础教育的,也有职业教育的;有本科是师范专业的,也有本科是非师范专业的;还有中专的老师来考北师大的。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考上北师大。

我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都很了解,比如有的同学本科不是师范专业,没有学过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心理学这两门课程,我就特意让这部分学生多看这两个科目的教材;有的同学是中专老师,我就多教她一些特殊学生的处理方法。所以,同学们最后的结果都是令人满意的。 我平时的工作主要是给同学们做一对一的答疑,同时定期举办学习经验会,请考上的同学分享他们的复习思路。在北师大考前一周,我还特地安排了一次模拟测试,让学生们提前适应考场气氛。 我是2015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我的专业知识是在东师附中的实习期间学到的。毕业后,我又先后在北京十一学校、北大附中工作过,所以对初中高中课本内容比较熟悉。现在,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同学们梳理知识框架,理清知识点,并给他们总结重点难点。同时,我会提醒他们哪些环节需要注意(如写论述题的时候,要注意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选择题容易出现失误,就需要格外注意) 在考研成绩出来前,我会先让考生们写出自己的备考情况,然后依据她们的答题内容给出详细的分析意见。例如,有的同学说自己对教育热点关注不多,我会让她详细写出关注的热点主题,然后再一一进行评析。 当然,最后的分析和建议还是要结合他们的考试成绩来定。如果考生对于自己所答的题型并不熟悉,那我肯定会让他们再复习一遍相关的知识;如果是答题的内容出现问题,那就要改一下今后的复习方向。

关于复习的侧重点,我认为还是根据各人具体情况而定。因为每个人原有基础知识的结构是不同的,不可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 但是,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明确考研初试和复试的流程,并了解各个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制定下一步的复习计划。尤其是要分清初试和复试的主次轻重。例如,在初试准备阶段,可以先通读一遍专业课的书本,大致了解一下各科内容的结构。然后在第二遍看书时,着重看一下自己不熟悉或者理解不深的章节。在初试结束后,就要着手准备复试了,例如英语的自我介绍,以及专业课要复习的知识。

胡聚正胡聚正优质答主

研究生学业一般为三学年。第一年为课程学习阶段,第二学年为学习与科研并行,第三学年为学习与科研实践等。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具体因校而异,因人而异。通常来说,学业期间,要学不少基础课程,比如马列理论、英语,教育学科内的比如教育学、心理学、科研方法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测量与统计等。不同的研究方向,侧重点会有不同。比如教育学原理,可能要更学更多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比如外国教育史、比较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如果研究方向是中小学的某个课程,比如语文、数学等,可能要学习更多专门性的课程,比如语文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总之,课程在读研时会安排的比较紧凑,很多都是大一、大二和硕士一起上,有些学校可能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上课。学业期间,除了修完规定的课程外,通常还要发表学术论文,做开题报告,做外出调研,收集数据,整理材料,最后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在科研中,如果是在导师的安排下,通常会做一些调查统计分析,这需要一些SPSS等软件的应用与计量方法;如果要进行一些理论研究,通常需要在中外文资料库里查寻中外文献和数据,这些都掌握的前提是你对学术有浓厚的兴趣与渴望。

因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中,会涉及到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教育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测量与统计、教育行政管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比较高等教育、教育统计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改革专题、中外教育史专题、人力资源管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咨询、教师道德与师德建设专题、中小学教师行为心理学、教育领导学、教育法学、现代学校教学管理、教师教育学、教师管理专题、教师心理研究、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辅导专题等等这些课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