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英国哪里好玩?
2017年,《每日邮报》曾公布了一份令人震惊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称,在英国内部,每年有5万人自杀未遂; 而海外移民英国的人群中,每年则有38.4%的人有意自杀——这一比例是高居欧洲之首的! 在这些移民人群中,亚洲人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英国人的两倍。
来自中国的移民群体患抑郁症的概率最高,达到46%,其次是中东和非洲的移民,概率均为40%。 那么,为什么亚洲人和非洲人会更容易抑郁呢? 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文化冲击的缘故 刚刚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语言不通,人际关系也需要重新建立,心理上产生的不适感自然是最容易让人抑郁的。
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收入危机” BBC曾报道过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发现,随着移民到英格兰、威尔士或北爱尔兰的新移民收入减少,他们得抑郁症的几率要高出5倍,甚至会有更高的几率陷入贫困之中。 研究人员对288名移民和195名本地人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与本地居民相比,新移民的收入明显更低,生活也更加艰苦(住在条件更差的公寓里)。 除了经济原因之外,新移民还比本地人更有可能从事非季节性、低工资的工作。 由于这些工作无法提供足够的收入和福利,再加上语言限制,新移民很容易产生沮丧低落的心情。 当然,不管是文化冲击还是“收入危机”,都是相对被动的原因。
真正让我们陷入情绪低落的,其实是我们的主观想法 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所做出的解读,才是造成我们情感痛苦的直接根源。 举个例子 你因为工作失误而被上司骂了一顿,你刚想解释你为什么失误了,结果你上司怒吼道:“你还敢解释?给我滚出去!” 这时,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委屈,很痛苦。但你换个思路想想: “哼,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果然脾气不好,一点就炸。” 是不是好像心情好多了? 再比如,今天是你朋友的生日,你本来打算早早地就买好礼物,亲自下厨做一顿丰盛的晚餐。
不料,你临时被同事叫去加班了,无法按时给朋友庆祝。当你打着电话跟她道歉时,她语气不善地说: “你现在才说,礼物也不买,饭也没做,早知如此,还不如不请我来呢。” 这时,你可以伤心难过,觉得朋友不体贴;也可以转换一下思维——“哈哈,原来她是个醋坛子呀。” 是不是一下子心情好了许多?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开心,是因为我们对某些事情有了错误的解读。如果我们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也许就能及时拨开迷雾,走出抑郁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