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人想挣钱移民吗?
谢邀! 我就是那个“以前的人”,七十年代生人,从有“出国”这个概念开始就想出去。 我是家里老大,下面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正是计划经济吃不饱饭的时代,虽然国家包分配,考大学的时候也是分数差不多的情况下选择学医(当时最稳定、吃待遇最好的专业)的,但是还是经常听大人讲贫穷的故事——家里太穷了,饿得青黄不接的时候去挖野菜(那时候没有“野菜”这个词,都是说“吃草”),或者摘野果什么的;也有讲别人偷东西被打被骂的;还有家里来要债的…… 所以对“穷”的概念特别深刻,加上父母都是文盲,所以非常希望自己能离开这个贫苦的地方。因为家里孩子多,又都是女生,所以出去的机会就更大了,我出去就是妥妥的“倒插门”,也就是所谓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基本也就等于放弃了农村身份和土地,成为城镇户口了。
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可以去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不是种族歧视,因为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所以政策比较宽松),但是需要有那里接受单位的证明才能出去,所以大部分出去的人在内地也是有工作的,比如我当时在医学院读书,就有很多同学是出去后回到学校再重新开始的。后来慢慢的政策松动,就可以去澳大利亚、新西兰这些远一点地方。
当时最火的节目就是《真心英雄》,里面有一句歌词“你要相信,真的有人为你拼命……”,让我感动不已,也坚信自己一定会走出去,因为有太多的人为了出这个国家不惜性命,我有什么理由不出去呢! 后来通过努力,我不仅出去了,而且还留下了。现在回娘家去看望父母时,听到最多的就是“你现在真幸福,我们当年可惨了……” 所以我想说,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苦难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