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交通费很贵?
看了几个答案,都是从数据上解释为什么日本的公交票价这么高,却少有人从“体验”的角度来谈一谈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许是我孤陋寡闻)。 作为一个在东京住了7年的外国人,我觉得日本公共交通的费用,对于住得起公寓或一户建的非通勤族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的确很高。如果住在东京的中国人也按照日本人的人均支出比例交交通费的话,一个月大概需要5000元-6000元的交通开销;而如果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同样租一个地段合适的房子并支付同等数量的交通卡费用的话,每个月的花销应该在3500元左右——当然,这样的比较并没有考虑到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的其他开支,仅仅是把两个城市的交通工具成本做了下对比。
但我认为这种高昂的交通费并不能全归咎于政府或当地人民的贪婪(虽然他们的确没有为了吸引外来人口而降底成本的动机)。从体验经济的层面来看,我认为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日本政府在“服务”公民的基本诉求上的用心和诚意。
首先,日本的地铁站非常宽敞、明亮、清洁,即便是在人潮涌动的上下班高峰时间,站内也非常安静(除了报站和提醒音外几乎没有噪音),进出站的乘客也都安安静静地排队,几乎没有插队的情况出现;列车内也是秩序井然,少有占座的乘客。
其次,地铁的准时准点率相当高,哪怕是一辆刚出厂的新车,司机师傅们也能将它的性能发挥到淋漓尽致,在早高峰拥挤的车厢里也能让人感受到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至于电车司机更是神乎其神,在电车道狭小的空间里左穿右插、灵活掉头、与旁边的车辆“亲密接触”而不发生意外,对于他们的驾驶技术真是令人打心里服气。
东京的地铁几乎没有任何广告,即便是有,那也是为了宣传某个特定地区的楼盘或商业街而做的区域广告,很少见到乱贴乱画的现象,也没有看到有卖艺乞讨的人出现在站内。
我想,这些细节可能正是政府努力向市民传达的信息——“我们的钱花得值!请你们珍惜!”——于是人们也自然愿意为这种优质的服务付出更高的代价。反之,一些发展中国家尽管交通建设落后于东京,但地铁内的卫生状况以及人们的文明程度远不如东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提高票价来筹措资金的话恐怕很难得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