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术背景如何写?
个人觉得,简历最重要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如果内容写得精彩,可以适当简化一些无用的东西(比如不写出中、英文的姓名和地址等);如果内容一般,那就尽量完备一切可能有用处的细节。 当然,这里的“内容”不是指你在科研中所做的工作,而是你参加过的会议、发表过文章、拿过的奖项以及任何可能展现你科研能力的事情,包括你曾参与过的项目(无论是否与你专业有关)在项目中做了哪些工作,使用了何种技术,是否取得了什么结果等等,只要能想得起来的与科研有关的经历都可以写进去。
另外,虽然看起来是一份简历,其实它更应该被看作是你个人经历的汇总——因此简历的内容应当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在写每一部分时,可以简单地把自己做过的事情进行分类,然后根据这些类别对经历进行排列组合,这样就能很快地写下你的经历了。 至于具体应该写些什么,那可就多种多样了,要看你所申请的研究领域。比如如果你想申请神经科学方面的PhD,你就可以写你曾在医学院(或医科大学)的生物学系就读且主修神经系统研究方向,参加过某某药物对脑损伤的作用机制的研究等。如果你申请的是金融数学方面 PhD,则可以写到曾经在经贸学院学习且主修数学(含概率论、随机过程等),参加过某某公司股价预测的研究等。
你要展现出你有与你申请学科相关的知识和研究经历就够了。 为了写一份好的简历,建议同学们在本科阶段就积累自己的科研成果。可以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也可以自己找一些课题做,哪怕只是收集数据、整理文献、分析结果,都是很好的经历,可以在简历上写上“参与XXX项目的研究,负责数据收集与处理工作。” 而发表了的文章更是一定要写在简历上的。因为审稿人(及面试官)会仔细查看你是否有过发表的文章,审查你是否有做研究的潜力。没有论文的人很可能会被直接拒掉。所以千万记得要把所有的文章都列出来,哪怕是校订稿也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