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香港经济好不好?
首先,从人均GDP来看,2017年香港的GDP约为36548美元(2019年数据),而大陆的人均GDP为7367美元,不到香港的1/5; 其次从自由度上看,根据《2017年度世界自由度指数》报告显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前三名是瑞典、新西兰和港岛区;第四至十名有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荷兰、瑞士和日本。其中香港在“营商自由”和“投资自由”两项评分中均位列第一 最后,从实际经济表现看,据相关数据显示,在香港的外资企业里,有超过20%的企业对香港未来的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超过60%的企业表示会在未来扩展业务,只有不到20%的企业对未来缺乏信心。而在内地,外资企业对内地经济发展的信心则不足20%
当然,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也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年轻人口大量流出等。但香港在经济上依然表现出高度的自由和创新力,这对于内地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在香港经济出现U型反弹迹象的同时,通胀率却出乎意料地降至4年来的最低位。政府统计处公布,反映整体市场物价水平的综合消费物价指数,2月份较去年同月上升1.2%,低于市场预测中位数升2.1%。扣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纾困措施的影响,综合消费物价指数在2月份的按年升幅为2%。
食品价指数升幅按月放缓
1月至2月平均的按年通胀率则为2.5%,较去年12月份显著减慢,主要是由于2016年2月春节的比较基数较低,而2017年2月春节的比较基数则较高。
政府经济顾问梁永胜总结2月份的通胀数据有3个特点,第一是本地新鲜农场蔬菜价格上涨,但其他食品价格压力明显放缓,而蔬菜价格可能受雨季影响,相信在天气好转后会有所回落。
猪肉和鸡蛋价格则持续下跌,蔬菜方面,农历新年后通胀已趋平稳,相信未来一两个月会回落。他预期今年本地通胀仍会温和,但随着环球经济复苏和油价反弹,外围价格压力或会出现,而本地经济稳步回升,劳工市场维持紧张,本地价格压力也存在空间。
私人房屋租金继续上升
梁永胜又指,服务价格通胀率在1月至2月平均上涨2.7%,虽然高于去年底,但增幅仍与去年初至第3季的增幅相若。私人房屋租金继续上升,但升幅不大,而政府租金补贴或会减低通胀对市民的影响,相信短期内通胀仍保持温和,而政府开支增加亦会支持本地需求,有助于本地服务价格出现温和增长。
虽然通胀未如预期,惟汇丰公布3月份香港采购经理指数(PMI)却较预期佳,由2月份的52.6,升至53.4,终止两个月连跌趋势,同时是4个月以来新高。该指数以50为盛衰分界线,高于50代表行业环比扩张,低于50则代表收缩。
汇丰香港工商金融总监马兆康称,随着指数上升至多个月高位,企业对未来一年的业务前景越加乐观,加上外围因素有改善,本地需求也在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