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与中国有什么不同之处?
我曾在剑桥大学呆过两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念书,我的英文是在剑桥学会的(A-level);中文是在北京学的(HSK四级)。我想就两国语言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词汇量上说,学英文的人平均会比中国人多至少2000个词汇。因为英语是字母文字,可以随心所欲地造词,而汉语是表意文字,新词创制相对繁琐。举个栗子:
我在剑桥读书的时候,外教教我们一个新词:“priceless”,意思是“无价”,比如“His gift was priceless. ” 我问为什么这个单词没有加“s”变为复数呢?难道是无价之物不能加“s”吗? 于是外教给了我一个白眼,写下一个名词:“Wisdom” 并告诉我,任何时候你看到“Wisdom”和“Priceless”一起出现,一定要把它们拼在一起! 这个单词的“复数形式”就是“WIsDom”啦~ 不过我个人感觉,在现实生活中用英文创制的词汇并没有那么多,很多人都是使用那些已经存在的老单词,比如“他送了女孩一枚宝石(戒指)”,翻译成英文就是“He gave the girl a priceless diamond ring.” 相比之下,汉语就更显严谨了。
第二,再从考试上来说,雅思和HSK的考试方式就颇能体现两种语言的优缺点。 先说雅思,虽然雅思分为了听力、阅读、写作、口语四个部分,但它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四部分的成绩没有最低要求。雅思更能贴近真实生活场景下的英语运用。再说汉考,由于HSK是考查学生对于汉语语法、字、词、句法的掌握情况,所以题目会更偏重于文言文及书面语,也更倾向于考生死记硬背的能力。所以汉考更像是对应试学生进行的标准化测试。
最后,从日常用语的角度而言,中英文字母文字的区别也显而易见。 同样表达“吃饭”,你可以在牛津街头的餐馆用英文说“have dinner”,或者在BGC的食堂用中文说“吃晚饭”。但是如果你要表达“我今天没吃早饭”,你在英国得这样说“I did not have breakfast today.”而中文则是“我今天没吃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