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有学籍吗?
先答有没有,再谈为什么。 简单点说,国内高中毕业出国读本科的,有“学籍”但只有个别学校或机构有权查阅; 高中/大学在读或者毕业后工作多年再申请海外硕士的(包括专科),一般没有“学籍”了也很难查询。 为什么有的学生有“学籍”,而有的则没有呢? 因为留学申请阶段要根据不同的需求给学生们安排不同的申请方案,因此会出现部分学生的申请过程与有“学籍”的同学类似,而在操作上并没有存在实质性的区别——他们同样需要提供成绩单、推荐信、个人陈述等材料,并在录取后办理签证、行前指导等手续,这样的安排会让同学们误以为自己的申请过程也和有“学籍”的学生一样。 其实,这些同学的材料在审核时会和有“学籍”同学的材料分开进行,以免对申请的院校及后续签证造成任何影响。
那么,为什么有些学生需要提供一个曾经上过学的证明即“入学通知书”就能顺利拿到签证,而有些学生即便提供同样的申请材料也无法获签呢? 这是因为,能够顺利出签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学籍”,而是因为申请的学校和专业是否被教育部认可,以及申请人的背景情况能否满足签证要求。 换句话说,只要申请人符合学校的申请条件并且通过学校和签证官的审查,就有机会拿到offer和签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法律体系不同,对“学历”的定义和理解也都存在差异,因此并不是有了“学历”就能够被承认并顺利拿到的学位。 举个例子,英国大部分院校的绝大多数专业都不承认中国的大专学历,即使申请了也几乎会被拒,但如果学生以同样的身份和条件申请澳大利亚或是新西兰的大学,通常都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这主要是因为,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大专毕业生是有资格申请它们的硕士研究生的,而且条件比本科生还要更优惠。 而英国的情况则不同,除了研究生文凭或者博士之外,几乎所有学位课程的招生标准都是要求申请者具备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