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商学院?

戚文霞戚文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自1991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史无前例的大扩张,在校大学生由当年的8500人增长到如今的3000万人,从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里大学总共才培养了132万人。这种大规模、超常规的发展,虽然暂时激发了社会的竞争意识、提高了整体素质,但也带来许多副作用,诸如管理混乱、学风浮躁、老师教得不好、学生学得无用等。而最近20年,在市场需求推动下,社会各类学校如速食店般迅猛发展,但是其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培训类学校的“速成”倾向严重影响教育的质量保证。

有识之士指出,中国在21世纪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然而从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包括毕业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来看,却与中国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于是呼吁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榜样,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MBA在内的商科教育体系。

设立商学院应充分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学生的要求。MBA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产物,是教育的“产品”,教育的“产品”应力求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高效、二是实用。中国的MBA教育只有15年的历史,与欧美国家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中国的MBA教育还是体现了这两大特点,但是,中国的MBA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泛 MBA”现象,即很多学校、很多专业以MBA名义开设课程,培养了不少“假MBA”。

商科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根本不同在于:它培养的是实践型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它非常强调动手能力而非背书能力。正因为此,在国外一些著名商学院的日常教学活动中,集中了一大批曾在一流企业供职、现在学界和业界都堪称翘楚的“双师型”人才。

就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施商科教育并非一日之功,学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调整,为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基础学科知识,同时严格“准入”制度,特别是要对这些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的培训。

尽管任重道远,但是中国的商科教育已经开始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其毕业生也越来越受到企业及用人部门的青睐,中国具有世界产业工人最多、劳力资源最丰富、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这一特质,这正是我国发展商科教育、培养新世纪新时代具有雄厚基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