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研究生工作好找吗?
我是统计硕士,也是两年制。同门有做算法的(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也有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大数据),还有做编程的(python、R语言),反正大家最后都会学会,只不过个人兴趣使然会深入学某一方面罢了。 先说就业,我们这一届2018年毕业,现在似乎已经过了招聘季,所以身边同学去向主要是: 读研(继续深造) 公务员/事业单位(稳定) 大公司(数据分析师) 小公司(数据挖掘工程师) 其他(自由职业者、创业等) 我个人是打算读博的,但是机缘巧合去了一个很喜欢也很适合我的互联网公司做数据分析师,就暂时放弃了读博的计划;另外有两个同学去了统计局、民政局,一个是体制内稳定,一个跟着导师做了个项目然后顺便找到了工作;还有几个同学继续深造,未来目标也是做科研,在高校、研究所做研究人员。
再说学习,我个人的感觉是课程很多,很充实,学习内容丰富且实用,从基础的课程比如高数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到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rpm、stata,再到应用方面的可视化、数据分析、大数据等方面都有涉及,可以说满足了我对统计学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要求。
作为两个学期都在美国学习的留学生,也感受到了中美两国对于统计学教学方式的差异。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更多偏重于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当然也会有一些应用方面的课程如data mining和bioinfo,而在中国学习时则更多偏重实践,应用方面有大数据和Python,理论上不会像美国那样深入。虽然学到的内容各有侧重,但无论是美国的statistics还是中国的biostatistics,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科学探究,找到正确的结论并解释结果。 在学习中我们会用到多种软件来处理数据,完成统计分析,除了前面提到的spss、rpm、stata外,还会用到R语言和python,因为老师认为我们学完这些软件后能利用灵活,所以也建议大家学好。 最后说生活,我是抱着出国读书的想法来读研的,因此早在大二时就准备了托福考试,然后大三结束时拿到了理想院校的offer。毕业后顺利来到美国,开始了两年的异国求学之路。这里要说的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读这个专业的人都是极少数,因此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有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