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学几年?
医学院的学制是三年,其中实习期(含医院实习和诊所实习)1年。 德国没有统一的执业医师考试,每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医学院校及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要想成为德国家庭医生(即可以单独开诊的医生),必须通过所在州的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通过之后,才能获得医生的资格证。这个考试的难度被比喻为挤破头进哈佛。
以巴伐利亚州为例,该州每年大约有30个医学院毕业生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考试,通过者仅有25人左右;而报名参加考试的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医学院的毕业生。 不过,获得医师资格证并不代表就能成为家庭医生。因为还要有实习单位的接纳证明,才能最终实现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而这个接受实习单位一般就是家庭医生所在的医疗机构或诊所。但实习单位不是想当然就能找得到的,需要有行医执照的证明。
在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的情况下,只能先申请到非医疗性质的实习工作,边工作边寻找合适的医疗单位的接收机会。这就会使得整个执业过程变得比较复杂化、坎坷化。 如果成为不了家庭医生,那就只有去做专科医生了。比如说,你想做眼科医生,那么你就必须在医学院里选学相关的专业,然后在实习阶段安排足够的眼科临床锻炼,并通过当地专门的眼科医师资格考试。
总之,在德国做医生的过程并不比在美国容易多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德国的医生收入很高,但是医药费用也很贵。据称,一个常规药品的价格往往是美国价格的5倍以上。由于德国的社会保险非常健全,病人一般无须支付门诊费和药费。但是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来说,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不少病人为了节省医疗费而选择去黑市买药,从而造成药物滥用的现象。